
序 | 陳志明副主教
神恩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聖神所賜。……聖神顯示在每個人身上雖不同,但全是為人的好處。(格前十二章,第四及第七節)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歌林多前書十二章,第四及第七節)
關兄與我同在香港仔聖神修院接受鐸職培訓,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交往,既是鐸友,亦是朋友。面對九七回歸,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彼此交流意見及鼓勵有增無減,這是一份緣份,亦是一種福份。對於《漁夫集》,都能幫助我們更深認識關兄之信念,對教會和社會具有強烈的承擔感。
每年六月三十日,我們五位一起晉鐸的兄弟,都是齊齊共祭,一起進餐,慶祝慶祝。另外,這幾年,關兄與我亦刻意策劃一些水上活動,為一些志趣相投的同道提供分享生活的機會。為我最深刻的一次旅程,是我們同班同學去歐洲朝聖,其間亦去意大利西西里島,由於當地交通時常失誤,累我們在機場多逗留五小時,多數乘客顯得無奈及無所事事,而我留意到關兄就把握這幾小時,寫了幾篇《漁夫集》,對於他這份随遇而安,把握時機的態度,本人甚表欣賞及值得學習。
看到《漁夫集》,一集又一集的出現,並且每次都為祖國的兒童能夠有機會接受教育而捐獻,這份恒久奉獻的愛心,很值得大家支持和鼓勵。看到同班同學有此文化才華,思維豐富,思想開放,關顧弱勢社群,本人引以為榮,並願與關兄同努力,發揮神恩,使聖神賜給我們的恩寵,能夠繼續在本地教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