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一則
福音記載了許多耶穌講的比喩,大家都很熟悉。世界其他大宗教也有講比喩的習慣。日前讀了一則波斯帝國時代的回教寓言,覺得蠻有意思,值得跟讀者一起體驗故事的感染力。
從前有個由兩條平行街道形成的小鎮。某日一位苦行僧人由「一街」轉入「二街」忽然間路旁的人發現僧人兩眼通紅,淚水不斷由眼角慘出。有人立刻喊道:「隔鄰街一定有人死了!」很快街上的兒童都以為知道僧人哭泣的原因。其實真正的原因只不過是苦行僧剥切了許多洋䓤!轉眼間消息傳遍四方,但由於兩邊街道的成年人害怕不吉利事情會降到自己身上,總沒有人敢出面問個究竟。鎮裏有位賢士覺察事態越來越不對勁,便提醒大家何不把實情查個水落石出。大概事出突然,人人徬徨之際,居然有人答道:「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對面街發生了瘟疫!」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謠言一下子蓆捲整個小鎮,以至雙方都以為對方難逃劫數。經過一番商議,兩個團體不約而同的作出決定:為了保存性命,必須趕快撒出該鎮。結果全鎮人民以兩條平衡街道為分界,各向相反方向遠走他方。今天,多個世紀之後,小鎮依舊荒廢,但離它不遠的地方却有兩條村落,且均擁有自己的傳統,述說好久以前,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一塲災禍,迫不得已的離開小鎮,躱開了隻無名惡鬼的蹂躪。
聽完這個故事,或許你的第一個反應是比喩說得跨張一點吧。不過如果大家平心靜氣想想,現實生活裏我們遇到的人際關係風波何嘗不是與小鎮居民處事的草率態度一樣,只看表象而不肯追尋真相。我沒有開罪她,今早叫她早晨,她竟然不瞅不睬,不把我放在眼內,好,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以後也不跟你打招呼了……嘩,某某神父連日情緒低落,一定是跟副本堂鬥嘴了。還是少惹他們為妙……
這些想法都是一些例子。天主造人,除了嘗賜我們眼睛去看,耳朶去聽,還叫我們用口去問。單靠外表去判斷別人是危險的,真正關心人的,會懂得善用自己的口,在適當時機去問個明白。
六月七日加州柏克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