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突
人人都話耶穌是善牧,但不少人心目中的主跟福音描述的很有出入,有點令人十分吃驚的是我們深受畫家的影響,把耶穌塑造成一個眉清目秀,書生型的謙謙君子。無數聖像和教會賀咭可以引證我的說法。。其實要做個好牧人,能夠保護羊群免受狼齒的威脅,他的粗獷和勇猛才是最佳的本錢。對主的了解直接影響信仰心態,既然耶穌是善,祂一定是個從不發脾氣的好好先生。我們要努力效法師傳的榜樣,做個息事寧人的好教友。可惜大家忘記了主耶穌温柔敦厚之外,還有剛毅正直的一面。細心閱讀福音,讀者不難發見,主的一生可以用魯迅的名句去總括:「横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現實生活裏,許多跟隨耶穌的人單單培養孺子牛的德性,却不發揮那份為真理作證的膽量!
衝突是日常生活不能避免的事。當兩個人或者團體的需要、願望和價值觀跟對方有所抵觸時,衝突便會出現。冬日,怕冷的人要窗子緊緊關著,皮膚敏感的人倒害怕空氣不夠流通。這時開窗和關窗便成了有待解決的困難。忍耐是上策良方嗎?我不敢說不是,只要你真的為了對方的好處而心甘情願地作點犠牲。不過此刻你的內心平靜安祥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那就表示衝突根本沒有解決,你還得下些工夫了……
有些人一生為了「孝順」兩個字而活得悶悶不樂。拿讀大學選科為例,你明明有天份在音樂和藝術方面發展,但遭父母強烈反對,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東西毫無賺錢和出人頭地的機會。於是為了不讓父母難堪,勉為其難的去滿足他們。雖則學有所成,但心底那份未能實現的志願却令你終身遺憾。難道父母真的蠻不講理和沒有溝通交談的餘地?這點顯然很有討論的必要。
基督徒往往不單是一等「良民」,更是上級「順民」,我們的生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守好誡命,不做傷天害理的事,但對世界的認識和醒覺就差勁了。我感謝天父賞賜每日用粮,但從不意識到世上有無數人天天捱飢抵餓。我慶幸上蒼把自己放在一個自由安定的社會,却從沒注意過別人正在水深火熱的國度掙扎。既然我的生活要儘量避免衝突,自然地周遭的人為我便不再存在了。這是信仰的最大敗筆。耶穌不怕衝突,我却怕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