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二)

宗教意識

如果說香港人決少宗教意識,這話未必成立,因為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不但沒有排斥鬼神的存在,還提醒人要「敬而遠之」。單看到黃人仙燒香拜神的善男信女,其中不乏年青的一輩。或許由於中國人的宗教生活較着重人的層面,相對地與超自然的接觸便減少下來。「無事不登三寶殿」跟基督宗教強調人神建立親密團契成了一個強烈的對照。撇開文化因素,我總覺得香港人對宗教的基本認識是貧乏的,相信這又離不開平民教育的未能普及和教育制度本身出了毛病……。

十一月二日追思亡者節,我負責在柴灣天主教墳塲山頂避雨亭擧行感恩祭。彌撒到了福音部分,突然駛來兩部計程車,放下一家遲到的教友。一陣子的「分心走意」在所難免,而最令人感到不悅的倒是這兩位司機大人似乎對禮儀正在進行來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汽車的引擎未停,他倆居然提高嗓子,談起天來,聲浪之大竟蓋過神父的讀經,結果迫我下逐客令。

其實有哪位神父或宗教人士喜歡在主持崇拜禮儀時給別人打擾呢?無奈叫人生氣的事情却接二連三的出現。在聖堂擧行婚禮前,我必定跟新郎約法三章,要他們告訴攝影大師狩獵「難忘時刻」時記得教堂是神聖莊嚴的地方,因為我不想在教友大喜日子給面色人看。不過說句老實話,有時忍得好辛苦,那些藝術家根本不把你的話放在心裏,在祭壇前左穿右插,旁若無人。這無他,又是宗教感不足所引起。

講到香港人辦喪事更不像話了,守靈夜熱心教友百怕抽空到殯儀館為亡者祈禱念經。正所謂「同枱吃飯,各自修行」,你有你們念玫瑰經,那班不是教徒的親友可以有膽量在你面前抽烟談笑。不給面子生人亦不應對亡者失敬嘛!常常有風光大葬的,不是為了亡者的安息,而是乘機向親友炫耀自己財雄勢厚,宗教儀式成了點綴品而已。我曾經幾次在主持禮儀時,在靈堂裏停止一切,叫那忤工離去,不然就得乖乖靜下來聽神父講話。人家這邊廂哭得死去活來,他們在靈位那邊則大談星期六落哪條馬纜,神父又怎能坐視不理。我深信要中國好好的在世界站起來,必須由改善教育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