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場頌
我喜愛足球和籃球,因為是整體合作的球類。悠長的修院歲月,我已記不清有多少血汗灑在這土地上。升了神父,生活日程改變,球鞋總是穿不破的。還好,我仍有機會蹲在球塲的一角或電視機前觀看比賽。超卓的球技固然吸引了我,然而球員的表現更給我啓示良多。
除了練習,球隊離不開比賽。「勝敗乃兵家常事」這話從小就聽慣,可惜是踏入中年才明白箇中道理。奧林匹克的運動精神:「人生旨在奮鬥,不計成果。」簡直耳熟能詳,同樣要等到在小伙子前撐腰喘氣方能頓悟。年青時血氣方剛,求勝心切,動粗很平常。可幸修院紀律嚴明:球塲事,球塲了;大家保持君子風度。隨着年歲的增長,人的「球德」也相應修成。我明白自我中心的英雄主義要不得,需要和別人合作,榮辱共享。說實話,一人闖關可真八面威風,射入了球更飄飄然成功感覺。
六O年代修院球隊在教區稱王稱霸,只有薄扶林村的太古樓隊是我們尅星。那段日子,人材輩出,高手如雲,我只有看球份兒。後來修士人數銳減,我們那些二三流人馬才有機會披甲上陣,為院爭光;真的時勢造英雄!球賽最要緊是戰意旺盛,勝負其次。有些人只在勝於時賣力,一旦陷入困境就變得亮無鬥志,敷衍了事,令人氣惱。不論局勢怎樣惡劣,肯努力到底的人,先有資格領略雖敗猶榮的滋味。
球塲如戰塲只道出真相的一面,其實玩球的人很有人情味。遇到強弱懸殊,他們會製造合理機會讓對方挽回面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雖屬高調,但亦可行。有幾句題外話值得分享:那時修院神師常常提醒我們,運動完畢是做克己並關心弟兄的好時刻。比方大暑天時不獨佔冰箱涼水,冬日不跟人爭洗熱水澡等;都是很好的培育。最後,球塲教我了解一個道理:「一山還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我漸漸學識欣賞別人,接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