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恕和想像力
有人話讀書越多的人,越容易冷却感性生活。更有人說從事純科學研究的 人,常常都較修文學的來得木訥嚴肅。其實這道理不難明白,因為我們慣用理性分析去面對所有問題,可是人生並不如大家想像般一加二等於三的簡單。
有位弟兄向我吐苦水,他自覺做人問心無愧,對太太忠心如一,亦從未對她有過粗言厲色。心想妻子理應對他一樣的好。無奈每月總有一些日子配偶必然情緒低落,向他亂發脾氣,令他十分苦惱。聽完他的傾訴,我險些兒忍俊不禁。我告訴他既然不是自己的問題,為何不設法了解一下對方的困難。比方每個月某段時間情緒波動,會不會是女性生理週期的反應,導致身體疲倦和心理上不能自我的煩躁?這番話有一言驚醒夢中人的效果。他說為何從前只曉得檢討自己,而這麼簡單的問題却想不通。現在他不單應該寬恕太太的脾氣,而且還要加倍愛護。雖然不能從這位太太的生理現象推論其他女士也會有同樣情形,但透過這首平凡的生活插曲,我們發見,人的生活離不開人際關係。固然一般人的生活未必像武俠小說般戲劇化,仇家處處,不過現實生活裏,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和磨擦是不能避免旳。我們做教友,接受耶穌教訓,知道要寬恕得罪自己的弟兄;但這種認同似乎只得停留在理性層面下,實踐起來又是另一門學問了。老實說,自己做錯事向別人道歉比寬恕他人刻意對我的無禮和侵犯容易十倍,因為那份屈辱的心情是很難受的。幸好天主賞賜了我們「想像力」,只可惜人並未加以善用。古人話:「嚴以處己,恕以待人」,我想「恕」就是找理由去體諒別人的過失,豐富的想像力變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曾經有人投訴某神父或修女高傲,叫他(她)「早晨」不應,很氣憤 。我會想像他們或許耳聾,聽不到別人的招呼,事實的確這樣。丈夫回家亂發脾氣,可能今天在寫字樓給老闆勵志一番,滿肚子冤氣。他針對的其實不是家人,所以太太用不着和他斤斤計較,這也是用想像力的好處。某姊妹性情孤僻,不喜交談,自然會怪她自大,不尊重別人。但假設一下她從少失去父母愛,一人孤獨成長,性格偏差在所難免。這時我倒沒有理由指責她的自大,反要付出更大忍耐和愛心去幫她克服自卑。又好比某上司分配工作不當,令我吃盡苦頭; 他不是故意存心留難下屬,而是本身行政經驗不足。「想像力」使我們輕鬆地去寬恕他人,可擧的例實在太多,《漁夫集》加版也容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