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他們一馬
由一個過獨身生活的人去替準備結婚的年青朋友「請願」似乎有點兒滑稽,做父母的可能會怪我這個人太好管閒事了。不過看見年青朋友為預備婚事而弄到愁眉苦面,真替他們難過。我雖然沒有機會結婚,但是談戀愛總有了點兒經驗。這段日子理應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刻,何以弄到這個田地。許多次是雙方家長把自己子女陷於不快,我說這句話並不過份!
居住問題永遠令香港人感到頭痛,買樓更加是年青夫婦最大的負擔。誰不想過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生活?可惜不是人人有能力問津。其實香港的地產市塲完全是為有錢人服務,根本沒有照顧到中產階級,那些真正有需要置業的人士。去年賣三十餘萬的房子,今天可以漲到接近五十萬;原來售價只值五十萬的,目前你手頭沒有七十萬也不必考慮了。
試問剛剛踏入社會工作的人又怎能應付龐大的供樓開支?偏高的銀行利息更令人百上加斤!有資格入住政府廉租屋邨的人實在幸運到極,因為租金已經替他們的家庭節省了一大筆金錢。但那些青黃不接的中產人士却吃盡苦頭,名符其實的「夾心階層」。
香港社會沒有皇室貴族, 大家唯有靠居住的房子和開的汽車來顯示自己的身份。許多父母往往對未來女婿的要求十分苛刻,買不到房子休想娶我的女兒。固然愛情與麵包應該同等重視,但這樣說是為了女兒的婚姻幸福而堅持的原則,很可能背後是向別人炫耀的成份多過真正的關心。假如我是父親,看見女兒所愛的是個大好青年,有責任感和上進心,做外父的不單不應諸多留難,反會暗地裏幫他一把。我最近才明白自己的老表和一位好朋友要回大陸娶妻的理由。香港的小姐實在令人敬而遠之!
婚姻的社會層面無人可以逃避。不少配偶戀愛時歡天喜地,到了談婚論嫁,邀請雙方家長坐下喫茶那刻,情況却急轉直下。男女家的討價還價(請恕我用這樣尖酸的字眼),真叫年青人吃不消。我認識的幾位朋友的婚事就是這樣擱置下來,多麼可惜。
香港畢竟是中國人的社會,婚後基於經濟或其他因素而要與對方的父母同住的仍很普通。又是面子作怪,女跟男的天公地道; 但如果男的要跟女方家長同住,便立刻給人沒出息的錯覺。堂堂男子漢,要投靠妻子外家,成何體統。其實箇中因由,除了當事人,外人根本無法了解。愛屋及烏,如果大家真心相愛,當然是較有能力的照顧另一方的家長,犯不着鬧大男人或大女人主義情緒。社會要放這些年青戀人一馬,公教父母更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