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毛病
跟加大政治系的同學聊天,有人給我說:「若翰,你知道嗎?在美國政客眼中,你們中國人是最受歡迎的!」我記得當時的反應很不自然,中國人一向對政治冷感,何來贏得政客的垂青?內裏原因,你聽了之後未必同意,但起碼這是外國人眼裏對中國人的觀感,值得大家自省一番。政客要搞競選活動一定要有經費支持,華人之所以逗人喜愛,無他,肯掏腰包而已。是中國人關心美國政治前途?未必。當然我不能抹煞今天年青一代華僑對政治事務的醒覺,但要承認只佔極小數的比例。那麼是同胞們真的把錢看作身外之物嗎?我想更加沒有可能。這樣他們慷慨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說穿了,又是「沽名釣譽」這傢伙在興波作浪!
每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都很熱鬧,連帶每個州的州長和參議員也有競選的活動舉行。爭取連任和謀取新的職位都是政客們各自努力的目標。唐人埠之所以受人注意,不是那兒的選票可以左右大局,而是出席競選演說晚餐例會的人十分踴躍,撈一筆經費是可預期的事實。過百美元一張的餐券算不了什麼,最重的是能夠跟某某政要大拍照留念;因為又可以給「光宗耀祖」的紀錄增添新的一頁,宗親同鄉會所又多掛一張夠帥的照片……還有,美國政客對我們好感的另一理由是:「一次過,無後顧之憂。」其他地區的選民由於對你的選綱領有信心,才肯投你神聖的一票。但假若當選後那人不履行諾言,麻煩就大了。反之中國人最善忘,從不追究政客的承諾。基於以上種種因素,試問誰不向中國人招手呢!
美國大都市的唐人街特色是:一,食館林立;二,污穢出名。我真不明白可愛的同胞一入了「黃種人地盤」,喉頭便立刻作怪起來,隨地吐痰往往給遊客帶來最大的震驚。我在三藩市特別注意這個中式毛病,上了年紀的人,甚至「西裝筆挺」的青年同是「放飛劍」的高手。有時跟外國朋友走在一塊兒,遇到這種尷尬塲面,自己的臉兒也不知轉向何方。其實每個華埠都有不少中國人組織,大可聯手發動羣眾清潔運動,並教育大家尊重自己居住和出入的地方,好洗去唐人街的「臭」名。但似乎中國人素來只識分工,不懂合作。除了政治意識令到不少人水火不容,我想最大的原因便是搞這類活動對自己益處不大。難道我會在客廳掛上一張在唐人街掃地倒垃圾的照片嗎?
八六年二月八日加州柏克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