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一)

交代

許多朋友知道我去美國唸書,都問會不會繼續在公教報寫「漁夫集」?我答應盡力而為,因為放下書本五年多,要花一段時間去適應學院生涯;二來得師兄姐輩提示,得悉這學院對學生要求甚高,平常功課已很繁忙,這是時間問題。不過程每月跟大家在格子裏見兩三次面仍是可能的,謝謝你們的支持。

七九年七月廿二日我到海星堂履新,那天晚上睡在前任本堂神父的房間,新牀舖固然很不習慣,半夜更給蟑螂咬醒,這經驗實在難忘。今天屈指一算,我住在柴灣不經不覺已有五年,還有一個月時間便要離開這個可愛的地方;趁小別在即,利用餘下的幾期「漁夫集」,跟大家分享一些堂區生活體驗。

已故明之剛神父聽到我要跟他的一位會友合作,便語重心長的告訴我:「這位神父心地很好,只是外表長得太嚴肅,好容易嚇怕人,希望你們相處得來!」的確,我的本堂神父外號「布里茲列夫」,架上太陽眼鏡時更像「馬賽教父」,如果你不認識他,一定以為他是個很難相處的人。事實並不這樣,堂區不少教友跟他接觸後,不但感到可以在他面前暢所欲言,而且還喜歡他的幽默感。對那些單憑第一印象就判斷人的,我只能說聲遺憾了。

我是堂區神父,堅信無論伙伴的性格脾氣怎樣,大家總得相處融洽;因為教友的眼睛雪亮,縱使你能在講道台上呼風喚雨感動眾生,但在現實生活中,假如別人發見你跟同僚相處不來,那些美麗的言詞如「接納」、「坦誠」、「寬恕」、「交談」等便立即成了一派胡言,怎能叫人信服? 我深深體會到只要真正關心和愛護教友,就算牧者不是十全十美,人家也一定體諒和接納我們的。當然這不包括因情緒失衡而亂發脾氣的神職人員,他們最好接受一下靈修心理輔導。

住在同一屋簷下的神父,工作原本已經緊張繁忙,萬一人際關係欠佳,那就苦上加苦了。坦白說,脾氣這東西很相對,中國人西方人都有。自尊心過強的人會對別人發他發他點兒的脾氣斤斤計較,忿忿不平。其實發脾氣的人本身更痛苦,事後內心的懊悔不是他人可以明白的。今天有九七問題衝擊,民族意識相應高漲,與外籍同工一塊兒生活的國籍神父尤其要多醒覺,不然受排外情緒影響,那問題就更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