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一)

若翰精神

堂區能夠生活得像個大家庭般充滿溫情固然是幸福的事,但一家之主是誰却成了問題關鍵。許多人以為神父是家主,這觀念並不正確。正如我們稱天主是唯一的父,同樣,堂區的主人便只能夠是耶穌基督了。教區成立初期,神職人員扮演過十分重要的角色;不過當這個團體漸趨成熟後,有個後遺症要倍加注意,即神父的父親形象過強,往往妨礙了堂區生活的發展。

教會口口聲聲自稱世界的僕人,教宗的名號叫眾僕之僕;可悲的是不少神職人員在理論上對神是僕人,現實生活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老闆」。我無意攻擊行政結構上的階級現象,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我想指出的是心態問題。看得積極點,神父熱愛教友,事無大小,一於親力親為;但消極的一面,亦可能是我們對信徒缺乏信心。父母對子女過呵護,養成孩子依賴性強,不懂獨立生活;當區教友何嘗不是這樣。其實教友可以自行處理的工作和服務,神父應該放心大膽讓他們去幹。做錯了,不打緊,重要的是有改進和反省機會,進步是可以預期的。

原來神父和若翰洗者扮演的角色十分相似。若翰為救世主的來臨預備道路,當耶穌出現的時候,他便用以下說話作結:「祂將興起,我要隱退。」神父是天主的工具,也是橋樑,目的是帶引天主子民走向父的懷抱,幫助信友認識聖子耶穌,並教導他們與主建立深厚的友誼。可惜的是神父多次跟耶穌爭「地盤」,破壞了人神的溝通。

從感情角度去了解,常常發見教友肯回聖堂工作,完全在於給神父面子;牧者一日他調,便完全對堂區失去興趣,從前的服務精神亦趨於零。由處事作風去衡量,假如神父事事都管,從來不給機會教友發揮自己的潛質;結果是信徒缺乏主動,甚或仍抱着梵二前的陳舊觀念,把傳福音和建立堂區團體的責任一股腦兒推到神父、修女及傳道員身上。坦白說,神父唱獨脚戲做事方便得多,但這不是基督徒團體的處事態度。我們堂區正朝這個「權力下放」的目標邁進,因為大家都深信是教會未來發展的方向;雖然困難可能加倍,還是要幹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