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一)

決定終身

我想揭開這幅神秘面紗,讓讀者了解神父生活也有人性的一面。除了是神父,是基督徒,我們更加是不折不扣的人。有服務別人的崇高志向,有在權力誘惑下表現的軟弱;有悲天憫人,博愛世界的心腸;亦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時刻。不過我敢肯定一點,就是神父都是有理想的人。我們願意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生活方程式跟別人分享──接納主耶穌,按照福音精神度充滿愛心的生活。

常常在一些教內或教外朋友團聚的塲合,總會有人問及我們做神父的動機。不少人用半開玩笑的口吻問:「喂,老兄,是失戀後才決定入修院的嗎?」既然是開玩笑,我倒樂於奉陪。於是擺出一副無奈的樣子道:「是呀,情塲失意,看破紅塵,唯有出家修道!」結果引來哄堂大笑。的確,我得承認有段日子是活在虛無飄渺的理想中。正因愛追求做父的願望那麼熱切,相應地其他一切便顯得無關痛癢了,這甚至包括人生絕對不能逃避的課題──感情。一九七五年我由歐洲回港,既已下定決心去做神父,於是重返黃竹坑聖神修院攻讀神學,滿以為從此一帆風順,怎知真正的考驗才慢慢拉開序幕……

唸完神學第二年,我認識了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迷憫之餘我不禁要問:天主呀,你究竟要我走哪一條路呢?在歐洲兩年,認識了不少朋友,而竟然沒有找到一位稱心的異性;但剛走完一半晉升神父的路程,卻又遇上自己深愛的「白雪公主」,人生真是既矛盾又刺激。一方面應付沉重的神學課程,同時又十分享受愛情的滋味。我不單內心痛苦,更怕自己遲早這個回合的拉鋸戰拖垮。晉升執事前(升神父前的最後階段),我跟一位耶穌神父做了三十日的反省靜修,目的是希望透過重溫信仰歷程,幫助自己做個成熟的人生抉擇。去長洲做反省前我曾告訴女朋友,這期間彼此需要熱切禱告,好能明白天主的旨意。老實說,如果時女友表示沒有了我便不能活下去,我肯定會立刻離開修道院。

三十天在靜默中悄悄溜走,我想做神父的願望也越來越強,但對女友的思念卻未能減退。最後我立心跟天主「豪賭」一塲,我告訴祂,這次由女方決定終身。結果呢?我輸得口服心服。從長洲回港後我急不及待要找出誰勝誰負。女友的語氣那麼平靜,簡直令我驚奇:「傑堂,既然天主揀選了你,而這麼多年來你也是朝着這個目標努力,我已考慮清楚,我沒有理由與上主競爭。而且就算我得到你,我們一定不會快樂;因為你放棄了一件自己很想做的事,這對大家都沒有好處,你是個做神父的好材料。」真相大白,我無話可說,忍着眼淚跟她吻別。我一九七九年六月三十日升了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