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二)

廉價勞工

許多地方教會的正義和平委員會,專責關注和批判當地社會違反公義的勞工法例和政策,並透過教育提高工人的自我權利意識。我們批評資本主義社會,只把工人當作生財機器和工具,更剥削了工人休息和與家人共聚天倫的時間。同樣,我們亦不能苟同共產主義社會沒有撰擇自由的就業措施,以及否定了私有權後的低落工作心態。不過往往在批判別人的時候,我們教會本身對處理勞工問題也犯了不少毛病。

這些毛病不是制度出錯。查實教區與員工之間有關薪酬、假期和福利等的安排已經比從前進步和妥善得多。雖然追不上大機構的優厚待遇,但亦稱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回我想討論的是心態問題,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因為制度好壞可以有客觀準則去衡量。心態則見仁見智了。有人會認為我依足教區指示加薪放假便算是個好上司。亦有人想只要我對工人客客氣氣,便不需要依足教區的規則。加不加薪由我做老闆的一手包辦,其實這兩種態度都不正確。

固然奉公守法無可厚非,但教會機構的領導除了守法,還應培養那份善體人心的精神,把員工當作朋友與兄弟姊妹般看待。這種要求的理由很簡單,我們是信仰團體而非一般只追求利益和效率的公司。我發見有某些神父或修女對員工的態度非常惡劣,天氣(心情)好時日子還可以,天氣惡劣便不敢想像了。有時他們駡員工的說話實在過份,不是有教養的高級行政人員所為。這點可能與情緒未能適當疏導有關!

另一個極端就是太過家長式運作,只講人情,輕視法律,你對員工好當然值得讚賞,但利用感情有意無意之間剥削他們的時間和假期就不能原諒。這跟廣東話說的「揾笨」無異。我知道某些堂區神父理論上放工人大假,但條件多多。又要他們每天先回來煮早餐買報紙,又要他們做這些那些才肯放人,結果有假等於無。又或者要求工人遷就自己的假期,最好我放時你又放,我放完時你已返工。我做老闆的要樣樣方便,你應該為我犠牲。

過年過節最易反映牧者心腸,工友很想回家聚天倫,我們獨身的人無理由那麼不通氣要人家留下來先替你燒飯的。可惜這種現象依存在土。義工雖然是支持教會運作的支柱,但對受薪的職員絕對不能用做義工的心態對待。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非常落後的思想。教友願意無條件支持教會是他們的美德,但不能未得別人同意之前已先慷他人之慨。廉價勞工違反福音裏公平的訓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