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教友
富裕社會的教友許多次有給寵壞的危險,因為當人生活得太舒適時,我們往往會忘記天主,只把聖堂當作星期日社交應酬的中心。在這情況下,難怪我們容易犯上以下的毛病,主日參與感恩祭時遲到是不少香港教友旳壞習慣。我約會女朋友絕對不能遲到,因為她會生我的氣,也損自己的紳士形象。我看「007」占士邦電影更加準時入座,事關電影的開頭通常是最精采的片段。可是,我去聖堂參與彌撒就隨便得多了,反正天主耶穌是世上器量最大的,遲五分、十分、二十甚至三十分鐘與祂的永恆相比,根本就不是問題!
固然天主無所不在,處處都在。聖史若望亦教我們要心神專一去朝拜父,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可以輕視信仰團體的崇拜行動。其實行動本身是教會向世人宣示神臨在的具體表現,可惜許多教友完全不重視這份福氣,把能夠參彌撒的機會看得可有可無。夏天由於大部分聖堂沒有冷氣設備,結果堂內非常悶熱難忍。最近教區已決定今後新建的聖堂一律安裝冷氣。目前港九也有不少聖堂有意解決這個「炎熱」的困難。而部分教友嫌夏天太熱不去聖堂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打風落雨,行雷閃電更加不在話下了。不過最叫人傷感的倒是電視節目、旅行、遊船河比聖堂的禮儀活動更具吸引力!
香港教友身在福中不知福,比起中國大陸信友,我們實在幸福得多了。他們渴望聖堂,渴望領聖體的心情,不是我們這班豐衣足食而靈性生活貧乏的人可以了解的。山西省太原市北八十公里山上有座聖母堂,文革期間遭受破壞,一九八五年全體神職人員和教友通過重建計劃,大家決心要恢復聖堂舊觀。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程,由於缺乏運輸車輛,重建用的建築材料和石塊需要用人力去完成。每逢假日,由太原市郊通往山頂的路上,我們會發見絡繹不絕的人群,不論男女老糼,每人按着自己的實力,把一些沙石搬上山,而且要足足行二十公里。一九八七年大功告成,聖母堂於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節由主教重新祝聖開放。 當日的禮儀塲面感人,朝聖客把整座教堂擠得水洩不通。
當我看過有關這間聖堂重建時和開放日的照片時,內心有很大的感觸和衝動。隠憂啟聖,多難興邦。中國大陸的教友三十多年來受過不少試煉和吃過許多苦頭,但他們對上主的熱忱和信心並沒有因而消減。這精神實在值得香港教友借鏡,尤其是面對九七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