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集(二)

聖誕話貧窮

從宗教立塲去了解耶穌的誕生,與今天西方資本社會傳統的慶祝方法實在背道而馳。無限尊威的天主聖子竟然在一個最「貧窮」的境況入世救人,定有一番用意。聖誕除了一再紀念天主愛人的事蹟外,還提醒我們去反省兩件事:物質和精神的「貧窮」。心理學大師弗洛姆曾經強調愛的本質離不開給與,而人除非擁有,否則不能施與別人,因此「貧窮」有礙人性的發展。究竟這說法和我們的信仰有衝突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創世記?已清清楚楚告訴我們:人類是萬物之靈,天主本身不需要任何東西,祂將一切交給了我們。所以擁有並沒有什麼不對,問題只出在人肯不肯跟別人分享。

這些日子,由於教友的盛情,總是收到一大堆禮物。我喜愛打開衣櫃,問一問自己,樣樣都真的需要嗎?結果是騰出不少多餘的衣服和飾物致送他人。時常清風兩袖很不方便,但擁有太多未必是福。就算你家財百萬,駛車子乃是為了省時間,所以無需駕豪華房車。抽煙時用打火機亦無傷大雅,却不必用個法國C.D.產品。老實說,我也是個追求美觀的人,但對名牌物品則敬而遠之,因為這與身份相違。曾經有位鐸兄穿了件十分昂貴的毛衣,是教友送的,結果引起堂區青年嘩然,後來他才發覺是件名廠貨,不是普通人穿得起那類,於是立刻忍痛割愛。或許這是收入與官職不相稱吧!

渡簡樸生活已經不易,精神上的「貧窮」則要求更大的犠牲。從前在修院當上幾年學長,記憶中凡過大瞻禮大慶日,心情都不愉快。何解?心胸狹窄之故。原來為了大掃除,佈置房子,練習禮儀和歌詠,最後弄到意見紛紜,筋疲力竭,無心投入。再看到有人躱懶偷閒,怎能不動肝火?所以我寧願聖堂裝飾得平凡一點,亦要提醒青年教友不應借耶穌名而吵嘴鬥氣。你明明有真知灼見,為着團體的合一,仍須放棄己見。就算你有先知的特恩,亦須謙遜地由高處走下來,同平庸甚至老土的弟兄姊妹一齊起步,精神上「放棄」確實更加困難。

日常生活,如果人人享用物質時小心一點,世界窮人肯定減少。與人交往時不太執着,生活必然更加平靜幸福。古聖約伯其實最灑脫:「我赤身出離母胎,也應赤身離去;上主賞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約一 . 廿一)